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

平民食店掀放題風潮


【晴報專訊】荃灣茶餐廳首推放題引起全民討論,前日再有位於廟街的平民飯店推出68元免茶免芥任食小菜、海鮮和煲仔飯,限時一小時,宣傳單張已在facebook、WhatsApp瘋傳。老闆指年年淡季都蝕錢,推放題想「帶旺條街」外、亦希望港人可以「食好啲」。
廟街33號和興飯店開業約三年,舖面約有200呎,有約20多個座位,昨午記者到訪時,餐廳因只做晚市,還未開檔;員工表示如果晚市生意好,會擺街邊,可以坐到50至60人。
做了飲食業十多年的老闆李先生表示,早幾年已有推出「任食」意念,「政府派六千蚊嗰年,我喺舊舖推出過60蚊自助餐,不過可能當年政府派錢,街坊『疏爽』,反應麻麻。」
今次推任食都為「抗通脹」,李指現時香港人賺錢不容易,到大牌檔食飯,都「就住叫」,「兩個人食飯,可能只叫兩個煲仔飯加個蠔餅。香港人工作辛苦,想畀平民價佢哋,可以食好啲。」
老闆:「反正都蝕本」
第一晚放題是否大排長龍?李直言,第一晚未引起街坊、食客太大回響,只得五、六枱客。他表示,普遍食客都擔心限時一小時,上菜可能不夠快,「昨晚(前晚)有個客人坐低唔夠四分鐘就催起菜,最快都要十分鐘。」
李坦言,踏入春、夏季,天氣開始回暖,生意便會下跌,「基本上,年年五至九月都係廟街淡季,間間(食肆)都蝕錢,去年連大酒樓都蝕百幾萬。」他指反正都是蝕本,不如推新招試試用「放題」吸客,「本身都一定蝕錢,不如用任食吸引多啲人來,帶旺條街都好。」
租金狂升 薄利多銷尋生機
「任食」有得做,還是「做爛市」?浸大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表示,平民食肆之所以會推出「任食」原因,因固定成本(即租金)不斷上升,難以負擔,惟有靠減少「邊際成本」,即食材、人工來營運。
巫伯雄解釋,「任食」可以宣傳餐廳,做到客如輪轉、薄利多銷,如果餐廳大量買入食材的話,即可減少食材成本,便有機會達至收支平衡。
記者:劉思諾
攝影:朱永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